福建两会听台胞说:期许闽台青年共同“事业圈”不断扩大******
中新社福州1月12日电 (记者 闫旭)“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不懈,促成并积极参与闽台民间的交流、融合。”列席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台湾青年、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量弘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两岸同胞的交流往来越来越便捷,闽台合作也更加紧密。
当天,为期4天半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福州继续进行,多位在闽台胞受邀列席会议。目前,福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
王量弘对此乐观其成。“福建的惠台利民举措非常完善、完备,在落实上也是不遗余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一直关注闽台教育融合,“通过‘台师带徒’的模式,更多台湾高校教师可以在福建找到合适的发展舞台。”
来自台湾苗栗县的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主治医师陈柏叡“西进”大陆逾20年,两次实现了人生的“弯道超车”,“我在台湾长大,有机会来到大陆求学、安家、立业,拥有了比较顺遂、幸福的人生。”
2017年起,陈柏叡开始列席福州市政协、福建省政协会议,对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不断扩大充满期许。他希望能扩大台湾地区护士、药师、检验师等的职业资格采认,希望更多台湾医学领域人才融入福建发展,“我也希望搭建闽台医疗合作的桥梁,推动闽台在医疗领域加强沟通,互享学术成果。”
福建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冠颖是在福建漳州务农的第三代台商,正探索“茶文旅”,结合茶与茶室、茶空间、高尔夫运动等,与六七名台湾青年一起创业。
“来到福建,我们也是家人,可以很快融入进来。”曾冠颖认为,台湾青年来福建就业、创业、生活可以很快落地,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我们敢想敢干,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认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民间以及青年一代,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民间以及青年一代。他建议,依托福建优势产业企业和民间交流平台载体引才引智,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持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精准宣介,支持更多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完)
检察公益诉讼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呈现三个转型******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在近日举行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数字经济专场上,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2022)》,从隐私政策、权限获取、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复制转移、个性化展示等方面,对150款App进行测评;另外,还对四个应用商店的App上架审核情况进行测评。
报告实测,App隐私政策透明度比去年有所提升,八成App得分超过及格线。但仍有三成App首次使用时收集非必要权限,近八成App超频率采集个人信息,不足一成App在15天内提供个人信息副本。
在论坛期间举办的“个人信息保护专场”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表示,检察公益诉讼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将有三个转型:一是推动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转型,明确将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实行更加严密的保护;二是从惩治个人信息犯罪向督促履行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转型,监督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三是从重点加强对特定群体的特别保护向全面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转型,贯彻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加强对公民权利司法保护。
腾讯研究院首席数据法律政策专家王融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一年以来,行业合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比如,合规理念的全面树立,从法务人员到一线产品经理,均将个保合规工作置于首位;用户感知的全面改善,从隐私政策、信息清单到知情同意选择,面向用户更加透明;技术能力的全面加强,用技术为隐私合规工作赋能成为趋势。
App是否可能通过技术“暗箱操作”,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总经理彭根对App合规中常受关注的存储、关联启动和后台获取三个技术点进行了剖析。
他举例说,App存储数据并不一定需要存储权限,若要对其他App的目录进行写入、删除等操作,则还需用户二次确认。用户只需做到简单一步——使用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就能基本保证App个人信息安全。他建议,开发者坚持告知与行为一致的原则,用更好的服务而不是技术来提高用户“保活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提到,我国对App治理非常重视,从2019年起每年都在持续开展专项行动。“随着我们App合规工作提升情况,监管方向也有所优化和调整。”何延哲说。